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015年


不敢回顧快將過去的2015年,那是天災連着人禍的一年,世界和平好像越來越遠。還是來說說不會傷神的天氣吧!

2015的天氣也不見得好,一個熱字說盡了:
7月是全球自1880年有紀錄以來最酷熱月份。
我們的立冬日(118) ,氣温高達攝氏28.7度。
我們還經歷了125年來最暖的平安夜。。。看來熱騰騰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多。

人間世和自然環境都非我能控制,唯一能有限度作出控制的,大概只有自己的生活。高興的是,今年終於實現了自己家務自己做」的理念,全身投入,落手落脚,幾個月下來,真正感受到用雙手勞動的快感。對烹飪也有了點信心,街市的菜檔肉檔也漸漸熟悉了,但最喜歡逛的,還是水果檔和花檔,愛那裏的氣味和色彩。。。

也許,當世事和周遭環境都無可奈可的時侯,切實過好每天的生活,是對付沮喪的唯一方法。是為2015年的得着。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傷心的鞋子


我有一雙好鞋子,質料和款式都不錯,可惜顏色有點不合我意,所以難得穿出去。那日,穿了一條新褲子,覺得我那雙鞋子的顏色正好與它相配,於是就穿着出門了。

坐車到了目的地,走不了幾步,覺得鞋底脚高脚低的有點異樣,翹起鞋底一看,却見堅實的鞋底呈現幾道裂紋,還有一塊居然應聲脱落!讓我站在人行道上,尷尬萬份。

大概這是鞋子在抗議我對它太冷淡,它等待我雙脚的温存等得太久了,傷心之餘,鞋底漸漸硬化,曠日持久,最終失望,便把心一橫,趁着我把它穿出去之際,向我攤牌,一拍兩散!

就像人等待愛人關切,由暗中盼望,到明白表示,對方都亳無反應,於是逐漸心淡,心酸,心痛,心硬,心死,最後一拍兩散費事煩!

看來對物對人,都得時加親近、照拂、呵護,才能關係久長。。。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天使之翼


當初決定買這盆栽,一是喜歡它的名字。二是愛那兩片看來像一對天使翅膀的翠綠葉子,三是愛它小巧,不佔地方。

光臨我家後,天使之翼成了我小書桌的守護神。

忘記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天使之翼由書桌飛到了陽光充沛的天台上。既然有天然的陽光雨露,人為的照顧也就减小了,誰知它反而快速竄高長大,小盆很快被撑破,迫着換了大花盆。。。

我對植物一向採放任態度,覺得它們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不宜多加人為干預,只看着它們自由自在的生長便好。

誰知,一年下來,我那盆可愛的小小天使之翼,在大花盆內發展得盤根錯節,竟成就了一個獨木小叢林。更甚的是,它的氣根,更靜悄悄地360度伸展,入侵鄰近植物的泥土內,不但落地生根,搶奪養份,還企圖殖民!

我雖然明白大自然物競天擇的道理,但天台本就是人為的地方,我既是這些植物的主人,便有維護公平,保護安份守己植物的責任,於是狠心動用花剪,剪去入侵其他盆栽的氣根和過份擴張的葉子。。。

有些植物也像人一樣,全然的放任,只會互相纏繞,做成混亂和傷害。盆栽名為天使之翼,但它橫行霸道,最後难免成為折翼天使。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拉斯維加斯


為了突出城市主題,賭場賭具充塞每一角落,連機場都無法倖免。無處不在的角子機,利用炫目的燈飾和熱鬧的音響,大聲的向剛離機艙的乘客宣佈:沒錯,這裡是拉斯維加斯!

擠滿賭場和酒店的那一段路上,盈耳都是噪音:遊客、街頭表演者、商場賭場的拉客聲,還有那著名的,鑲在牆上的大幅電子廣告,都發出聲浪音波。

到處都是衣著暴露的年輕女子,也有偉岸的肌肉男。在這裏,性的買賣好像都是赤裸裸的。

有些大酒店的天幕遮蓋了外面的真實世界,目的大概是使遊人暫忘現實。

城市的氛圍雖浮躁,但賭場酒店內的表演節目却奇幻精緻,令人嘆為觀止。

位於沙漠,卻有我看過的最優美的室外音樂噴泉,在車水馬龍的路旁揮灑水的美態。

拉斯維加斯真像是一個虛擬的叛逆之城,不真實,却又出人意表。。。

(照片由Stephen提供)

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圖書館用家


我是公共圖書館常客,活動範圍附近若有圖書館,一定會進去看看,如果時間不多,去看看剛上架的新書也是好的。

近年,圖書館有了新現象:就是多了長者到訪,且男比女多。觀察所得,長者最喜歡借閱的,是報紙雜誌,所以閱報室常滿。有些不看書報,但會用圖書館免費WiFi,自携平版電腦或電話上網,是新晉的銀髮低頭族。有些圖書館設有自動飲料售賣機,光顧的多見中年以上的男士, 他們買一罐飲料,邊看邊喝,很優游呢。有些長者則什麼也不做,只選個隱敝的位置,閉目養神或睡上一覺。除非鼻鼾聲太大,管理員一般視而不見。

為什麼圖書館突然多了這許多白髮蒼蒼的用家?也許圖書館並不是真的多了長者,可能他們一向都存在,只是我老了,焦點改變,眼中選擇性地只見到同齡人!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水中游魚


天台的荷花缸,給颱風帶來的連場豪雨溢滿了。噐小易盈,我跑上跑落,一見水快滿,便瓢把水潑出去,因為怕缸裡養着的幾十條小小熱帶魚,會隨水游出缸外,丢了小命。

夜裏在床上聽着雨聲不斷,心中想着小魚兒安危,盤算着日後是否該請匠人打造缸蓋,蓋着水缸,以防小魚隨水漂流。

忽想到,假如我擁有的是一片湖水,或是一條長河,當洪水湧至,水中魚兒漫出湖邊河堤,我又能做什麼?

面對大自然,人有時不得不謙卑。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部落格五年


今天是2015928日(農曆乙未年八月十六),中秋雖過,然月仍圓。

2010的今天,我的部落格悠然見南山正式在網絡世界靜靜登場。回想起來,只不過一刹那,怎麼就五年了?

短短五年,網絡世界翻天覆地,電郵逐漸成為過去式,朋友中,還在用電郵通訊的,越來越少。社交網站,成了新寵。Whatsapp和微信是我和友人間目前最慣用的通訊工具。由於通訊平台改變,大家也變得長話短說,囉哩囉唆的文字,已沒有多少人肯看了。

我的部落格第六年伊始,看來也得開始戒長用短了。中國文化,對於長話短說,本應亳無難度,我們的唐詩宋詞,不過寥寥數語,却是平疇萬里,思接千載。只是我學藝不精,無法把握言簡意賅的技巧。

所以,就由今天起,我要學習寫那微博式的短小文字。自知拙文難求雅潤清麗,但我只求達意,能與友人不時交流,於願足矣。

(此文照片由Stephen提供)

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沒有家務助理的日子


八月,該是香港一年中最熱的月份吧!我的家務助理因家中有事辭職不幹了,於是我這個「兼職主婦」就在熱騰騰的八月走馬上任,轉為全職,煮飯洗熨清潔一脚踢。雖然我向來都相信自己的事自己做,只是人有惰性,能躲懶時自然不會拒絕。現在好了,家傭一走,家務沒人代勞,無可推托,於是在這氣温攝氏三十多度的八月,正式開工。心中其實想着,如果可以,家務還該回歸,不再外判。

八月開工,最難耐的是熱騰騰的氣温,每朝起床,還未出門,已經一臉一身的汗,去一趟菜市場,便全身濕透。但熱歸熱,能每天痛快淋漓的出一身汗,其實身心蠻輕快的。

全職主婦的主要工作是與髒碗盤、髒衣服以及桌上地上雜物上的灰塵周旋。但我明白,家務其實是永遠做不完的:今天洗了衣服,明早髒衣籃又滿了。昨天擦亮了的桌椅,今朝又有薄薄的一層灰等着你在上面寫字。茶杯、水杯、酒杯剛洗淨,一轉身,洗碗槽又堆滿了杯盤碗盞。。。換上以前,我會焦急焦躁,可現在,退休多年,我早已學會處之泰然,因為做不完家務,天並不會塌下來,躁什麼呢?

雖說不急,但難題還是有的,最要命的,是應付每日的晚餐,我懂的菜式和廚藝,都是有限公司,任我扭盡六丑,也不過是灼菜、蒸魚、炒肉片,非常缺乏創意。幸而老伴不挑剔,總是高高興興的吃飯,把好吃不好吃的都滋滋味味的吞下去了。這真要感謝婆婆教導有方,据他說,他們小時候,飯桌上有什麼,便吃什麼,不得揀飲擇食,諸多挑剔。最難得的是,老伴除了不挑咀,還是快樂的人肉洗碗機,每晚飯後,他便開開心心的主動去洗碗。我有時覺得他忙了一整天,晚上還要幫忙洗碗,有點委屈他,但他竟說,洗碗可以使他暫忘工作,不知幾好。

家傭不在,我獨處的時間多了,這才發覺,原來那種沒有旁人在身邊的自由自在才是我最享受的。獨自一人在家,衣著可以盡量寬鬆,那種毫無束縛的感覺,使人心情愉快。有時拖地吸塵累了,更可隨時在沙發上躺著,歪着。實在倦了,還可以閉目養神甚或打瞌睡。但有旁人在,總得坐有坐相,食有食相。現在好了,真的可以還我自由,愛怎樣就怎樣,以前只敢在浴室就着流水聲唱歌,現在興到時就亂唱一通,唱之不足,還繼之以手舞足蹈,眞是隨心隨意呀。

全職試工一個月,結論是歲月催人,體力真有點不濟,但家務似乎可以勉強應付。只是天天買菜煮飯,清潔洗熨,周而復始,沒完沒了,時間都被家務消耗了,平日用來看書寫字的餘暇給擠掉了,與老朋友相聚聽音樂逛博物館的閒情也賠上了。

如何可實行自家事自己做,又能有足夠體力,能讓我隨心所欲地風花雪月?看來還得有一番周章。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記憶寶庫:台灣VS 香港


老友Jinna whatsapp傳來一則短訊,說是中國時報徵文,叫我趕快去投稿。Jinna最愛開我玩笑,她大概不知道我雖是香港人,卻最愛讀台灣文學,在我眼中,台灣的文化水平和文學創作,在兩岸三地和其他華人社團中,水準之高,首屈一指,我那三脚貓式的文字,怎能跟台灣人相比,這老友直情是在尋我開心!

但好奇心還是讓我按捺不住,想看看中國時報在徵那一類的文稿。這才發覺,原來中時徵文,其實是台灣文化部推出的一個國民記憶庫」在中時刋登的徵文廣告。

兩年前,文化部開始收集台灣人的故事,然後放上國民記憶庫。是以這記憶庫收藏的是台灣人「個人的記憶,也是微觀的臺灣。」換言之,就是台灣文化部在收集民眾的歷史和回憶。

我們常常說,中國歷史,從來都只是帝王將相的歷史,是成王敗寇,當權者的歷史。但台灣文化部這次的創舉,蒐集的可以說是台灣人民的歷史。他們所蒐集的故事,由澎湖海女、公車車掌、新移民老兵榮民的故事,都兼收並蓄。然後把所有收集到的故事,放上國民記憶庫裏。

記億庫裏珍藏的,是利用錄音錄影製成的錄像。錄像製作可以由敍述者的兒孫或朋友利用手機錄製,然後上載記憶庫,也可以到文化部設於各地的故事蒐錄站去錄製。有些偏遠地區,文化部還設有故事行動列車,甚或到府進行錄影服務。這真是一次規模龎大的蒐錄行動,讓每一個有故事要說的台灣人,都有機會說出自己與社會國家的記憶。

計劃推出了兩年,據說已蒐錄超過八千則故事。

但記憶庫裏有的只是錄音錄像,文化部現在要做的,就是徵求寫手,把故事庫裡的故事,寫成散文,然後投稿參加徵文比賽。這些文章可以使臺灣人民的生命故事以不同面貌呈現」。。。「讓很多曾經被壓抑的小敘述被傾聽、被發現,臺灣人更認識彼此,社會開始有真實的凝聚。」(龍應台語)

寫到這裏,我這個香港人,自然就會想到,這麼有意義的事,香港不是也該做嗎?

臺灣的面積和人口都超過香港,他們尚且能克服種種地理和文化障礙,收集民眾的故事,小小香港,不是更容易做到嗎?香港自1842年割讓予英國直至回歸祖國,這百多年間,自有很多可歌可泣,起落跌宕的故事值得留下來吧。我知道香港也有很多有心人,早己開始從事香港史的研究和書寫,也有人從事口述歷史的工作,但由於力量分散,亦缺乏全盤統籌,未免掛一漏萬!台灣這一招在民間蒐集本土故事,製作錄像,寫成文章,真真值得香港借鏡。

然後我又想,老友Jinna,在台灣數十載,打出了一片天,也走過了無數難忘的歲月,她才真真有資格在台灣故事庫內,留下她那閃爍的創業故事。然後再執筆為文,參加徵文。Jinna, 你怎說?

台灣故事島: http://storytaiwan.tw/writer/

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社交網站


生命的熱情,無法長久自燃,有時不免要仰賴來自外面的助燃劑。今時今日,社交網站便是其中一個提供心靈燃料的導熱管,也是友人間的心靈驛站。

人生世上,看真了,原來都是孑然一身,朝着一條前景不明的人生路,踽踽而行,所以時有孤獨之感。連蘇東坡那麼豁達的人都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幸而這世界發明了社交網站。它蛛網般的線路,早已覆蓋了大半個地球。四面八方處身於逆旅中的行人友人,只要身邊帶有智能電話,在有網絡覆蓋的地方,便能隨時發放或接收友人的資訊。在你來我往的連繫中,我們確認或在不遠處,或在天涯海角,有其他同樣踽踽而行的人,走的雖然是各自的路,但通過文字,圖像,或各出巧思的內容,彼此聯絡。有時,貼心的一言半語,瞬間便使開始麻木或冷漠的心,緩緩暖起來。

當然也有些內容,流於膚淺空洞甚至無聊,有些則是說了等於沒說的,但這不正在反映我們的生活嗎。生活中不盡是有聊有意義,有時也得偶然無聊無聊。古人不是說過: 不作無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嗎。(一笑)

社交網絡之間的通訊,活像一班或親或疏的友人,圍在無形的網絡旁,互相取暖,各自訴說着不同的故事,有時正經八百,嚴肅地說大道理。有時嬉笑胡搞,要多無聊有多無聊,在種種不同形式的溝通裏,是無形的支援,訊息和情意在網絡間忙碌地日夜穿梭,人的孤獨感因此得以短暫消除。

只是,活到此時此刻,生命和時間都越發寶貴,在網絡的暖爐旁,大家共聚閒談,確認彼此的存在後,記得預留時間給在自己身邊共同生活的人,也不要忘了繼續做自己真正熱爱的事,因為每個人都仍然有屬於自己的路要走,別因忙於社交,消耗過多的生命和時間,讓自己迷失在網絡的驛站中,忘了歸家。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心痛的感覺


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大概都免不了要面對喜怒哀樂和痛苦之情。

最近去參加一個訓練課程,講者說到人面對痛苦時,心靈會萎縮,人會變得退縮。。。

做了幾十年人,當然經歷過痛苦的煎熬,但當時從來沒有好好地分晰過心中感受,只記得當時手忙脚亂地想把痛楚盡快推出心房,因為實在太難受了。也忘了最後是如何走過艱辛,歷劫歸來的。今日回想當時面對痛苦的心境,依稀記得心真的像縮小了一樣,但覺又冷又空洞。為了減少心痛,人變得冷漠退縮,不想見人,也不想被看見,更不想接受任何形式的關懷,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在世界消失,也想世界在我眼前消失。

講者說,人在痛苦時,這種心靈萎縮,行為退縮的情緒和感覺是正常的,但不要忙於抗拒自己的痛苦,也不要急着盡快遠離痛楚,而是應該好好的沉靜下來,擁抱內心的感覺,接受這些生理心理的反應。用安靜忍耐的心安撫自己的痛苦,經過一段時間後,若真的無法跨越內心的痛楚,也許可求助心靈關顧人士。但千萬不要忘記,待內心平安平靜了,便一定要再次打開心門,拋開痛苦,學習讓身心再次伸展擴大:開闊生活圈子,發展能動能靜多元化的嗜好,最好能慢慢建立一個互相支援的小團體,這些都有助自己重新堅強起來。

至於心靈的修為就是要學習不執着,常懷感恩的心,善化用心,活好當下。。。

我從來都明白,知易行難,但我相信,只要打定主意,讓自己的心在經歷痛苦後,慢慢強大起來,終有一天,心緒會遼濶得跨越銀河,延伸至無涯星空,使所有令人心痛的事,都只會是人間微塵。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第二次獨立


我們這一代嬰兒潮女子從小就被教育成為照顧者。

小小年紀就在家中幫着媽媽做家務,照顧家中年幼的弟妹。有些把兒子們慣得只懂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家庭,身為女兒的,有時連牛高馬大的兄長也是她們需要照護的對象。

我們長大,搬離了父母的家,算是第一次獨立,但仍然做着同樣的事:

結婚生子有自己的家,那我們要照顧自己的孩子,要照顧身邊伴,有時還得分身照顧開始老去的雙親。

我們漸漸老了,還是依然故我,心甘情願的照顧孩子的孩子,照顧老伴,照顧老得不能自理的雙親。。。

嬰兒潮女子的日子,過得又單調又疲倦,但却忙得沒時間東想西想。我們的時間不必打發,它自有翅膀,一下子便飛得無影無踪了。那時我們多想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啊!

流年似水。。。

忽然有一天,長大的子女遠走高飛了,不知什麼原因,老伴不再伴在身邊了,年老的雙親活夠了,丢下我們,駕鶴仙遊。忙碌了一生的女子,終於閒下來了,這才發覺,原來自己一生都在為人辛苦為人忙,早忘了自己的需要!

需要照顧的人各自飛了,女子平日用來照顧別人的時間,忽然空了出來,竟不知該如何打發。那種惶惶然,真像李清照寫的那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最要命的是,時間過得那麼慢,「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獨自怎生得黒?的問題,只有女子自己才能解答,別人如何有意,也幫不上忙。因為時間是你的,生命是你的,如何獨處,如何安排自己生活,都必須自己決定。

幸而,生活的選擇何其多:

朋友中,有人仍然相信人生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放下家中照顧之責後,仍然忙於到處做義工,終日「扶老護幼」的,真的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真使人敬佩。

有些則即時抓緊時機,享受難得的自由。幾十年來長駐家中,終於可以獨自或結伴到處旅遊了。我好幾次有事聯絡她們,都聽見她們興奮的語調:我人在天涯,不便詳談,回來再說。」可一回來,又在計劃更長程更剌激的旅程了。

有人學烹飪,學煮一人素食,家中人口少,可不是求其」的藉口。人口少,生活更該精緻,獨處,更不應虧待自己。

有人學跳舞學樂噐。有人忙於運動,還抱着水泡像孩子一樣從頭學泳。

學着獨立,神釆風揚地為自己而活,時間會慢慢教懂我們,怎樣的生活最適合我們。

此之謂第二次獨立。

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流年暗換


退休後,我覺得最幸福最奢侈的時光,就是大清早晨運後,在家泡一壺清茶,然後一邊吃早餐,一邊讀報的那四十五分鐘。

我還未習慣在手機或平版電腦上讀電子即時新聞,只喜歡傳統的報章,報紙本身,已讓我有一份親切感。讀報前,先大咧咧的在餐桌攤開報紙,快速瀏覽各版面的大標題,看見觸目的照片,也搶先看一眼,讀短短的文字解說,然後才坐下來,細讀我有興趣的新聞。

我的報纸,風雨不改,每日八點左右,準時抵達我家門前。派報的是一位勤快的男人,派報時步履輕快,雖然頭髮花白,但一點也不顯老。一派十多年,早把他當成朋友了。偶然在門前碰到面,總會寒喧幾句,知道他是老板,又是員工,一家幾口,分工合作。我有時出門旅遊,或是家中來了貴客,需暫停、或加一份別的報,或突然想讀某份雜誌,只要前一天落「柯打」,次日他一定準確無誤地執行。。。

前兩日,報紙中夾了一張通告,說是下月起,他將停止派報服務。我連忙打電話去問緣由,他說是太累了,想休息了。也是的,想起他每日派報時雖精神奕奕,其實也一把年紀了。。。這消息不免使我心情沮喪,倒不是怕找不到人送報到家門前,大不了,每早走一段路去便利店買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可惜那一份敬業樂業的服務精神,以及那由時光堆叠起來的熟悉感和情誼,隨着他的退休而永久地失去了。

我是一個不大喜歡改變的人,尤其是人際互動,總希望關係能長長久久。看病時遇到了一個好醫生。或是理髮時,碰上一個滿意的髮型師,那我便賴着不走了,是以­­­與他們的互動,動輒以十數年計,日子有功,漸漸把醫生髮型師派報阿叔變成了可以談天的朋友。我在老去,原來身邊的人也在慢慢變老。我雖「專一」,但生命老成凋謝却是鐵律,流年暗換,悄悄的換走了我身邊熟悉的環境和人情:看了多年的牙醫年前離世了,家庭醫生退休了,熟悉的髮型師移民了,現在連派報阿叔都說要退休了。。。

老去真等於失去?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荒謬的安老院


這陣子,最令長者和半老人士嘩然的新聞,定必是大埔六星級安老院舍,對不能自理的男女院友,把他們脫光衣服或半裸地,在公眾可以看得見的平台上,坐着輪椅等着員工替他們洗澡。這樣荒謬的安老服務,聞之令人又憤怒又心酸。想像着這種情況若發生在自己身上,真是情何以堪!


老去,原本已有很多的無奈。何以還有人要妄加橫逆,增加老年人不必要的苦楚和羞辱!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拍照厭惡症


進入人生的秋季後,已經開始不愛拍照。

以前拍照,叫做趁青春,留倩影。現在拍照,留什么呢?留下花髮滿頭,滄桑滿面?有時還真不明白,那些跟我年紀差不多的朋友,仍然偷閒學少年,到處留影,提着手機相機,自拍他拍,拍個不亦樂乎。

拍照其實很煩人,尤其是無端被拍:正在談得興起,手舞足蹈之際,忽覺附近有相機鏡頭正窺視着你,伺機而動,雖說一把年紀,早已學懂視若無睹,但因生性未夠灑脫,未能完全不顧形象,為免留下醜態,不免收斂正襟,談興因而窒礙中斷,殊為可惜。

小孩子其實也很厭惡拍照,尤其是男孩子。當他們正在追逐狂奔,攬作一團之際,大人一聲企定定,孩子便得煞停脚步,乖乖站好,你說有多掃興。面對着鏡頭,還得左移右移,又要作狀又要笑,事後還被父母」上社交網站。若不幸被同學朋友發覺,還得面對評頭品足。。

當然我還是拍照的,但主要是用作記錄了,越來越不敢太依賴自己的記憶,有些事怕記不住,會得拍個照,以便有需要時作參考。例如去旅行,會拍一張路線圖或地鐵缐路什麼的。重逢久別的老朋友,也不忘合照,到了這年紀,見一回是一回,拍個照,留個念想。但莫名其妙的到處亂拍一通,則可免則免了。

我們是經歷菲林和數碼相機拍攝的一代。以前用菲林,我買得起的那些,一筒只有36張或24張,又是窮學生,買菲林和冲晒的支出,是從緊拙的零用錢裏省出來的, 所以按下快門之前,都是慎重其事,不敢亂拍一通。但自菲林轉為數碼攝影之後,拍照變得毫無負担。于是拿着相機,拍了再算,想像着日後有暇,會把舊照拿出來翻翻,或騎着滑鼠,隨興瀏覽。但現實是,生活日新又新,總有可拍的新題材、新對象。且事過境遷,平日拍的,又不是什麽人生大事或難忘經歷,所以舊照儲在檔案,留在雲霄,始終未有時間重温。

是以近年,拍照越來越少,偶然拍照時,數量也盡可能地少,免得整理存檔費時。因為時間越來越珍貴。有限的時間,現在都只想留下來看山看水,賞花賞月,好好的坐下來,談談話,聊聊天,細品人間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