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Jinna 的部落格:活出色彩


老友Jinna的部落格---活出色彩,在她精益求精的雕琢下,終於帶着眩目的色彩和光影,閃亮登埸!

她的出色畫作和攝影作品,以前只能偶然在展覽中得窺一二,如今藉着部落格,终能讓我們靜心细心慢慢欣賞了。

我對畫不在行,不敢胡說八道。只能說説個人感受。我覺得,對着她的作品,看着看着,只覺得心裡歡喜,歡喜之餘,却又能慢慢體驗畫中散發出來的寧静的餘韻。任畫作色彩如何鲜活、繽纷,背後總有股寧人心神的力量。我不知道原因何在,盼Jinna教我。

身為藝術門外漢,真不知如何介紹她充滿色彩的美麗平台,還是由她自己來說吧:

我和藝術的結緣已久,自小耳渲目染,家族中大半都喜歡繪畫。退休後,重拾少時夢想,以繪畫著色人生。「活出色彩」是把我這些年作畫的心路歷程 ,作一番整理。也藉此勉勵自已更努力的追隨夢想,活出生命的色彩。

「美的覺醒」作者蔣勳,「美其實是一種分享。美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種財富,越分享,就擁有越多。」「活出色彩」更希望可以與有緣者輕鬆的、談談視覺藝術,一起來分享這古往今來、源源不的財富。

美的財富網址是: http://jinnaart.blogspot.tw/

(此文的照片由Jinna提供) 







               

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關西浮想



去了一趟日本關西自由行。

我們以大阪為駐點,住的是Airbnb的短租住宿房子,喜其可煮簡餐,不必日日在外吃早、午、晚三餐。必要時,又有洗衣機洗濯替换衣物。

頭幾天,先熟悉大阪周遭環境,其後,手持一張日本五日鐵路通票,隨心所欲地向大阪以外的旅遊點出發探索:先後去了京都、奈良、廣島,宫島 、高松 ,和歌山、城崎等。

近十多年來,台湾、日本、韓國幾乎成了香港人短程旅遊的首選,對那些地方的熟悉程度,簡直像是自己的後花園一样,所以不說景點,說一些浮泛的觀察。

單車上的母與子
不知什麼原因,大阪城內,以單車代步的人特别多。其中尤以带孩子的年輕媽媽們,喜歡載着孩子踏單車。那麽單薄的一架單車,前面安裝一個座位,後面或放一隻購物籃,或加裝一張椅子。如此這般,有時一前一後,載着兩個幼童,有時籃裡載着貨物,前面坐着歪着頭睡覺的娃娃。有時終於好像見到窈窕淑女,單身踏着單車,但擦身而過時,方瞥見原來胸前竟穩穩的袋着一個幼嬰。

我看見這樣的母與子,總有點提心吊胆的,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並沒有專為單車而設的單車徑,一大二小,坐在單薄的兩輪車上,穿插車叢中,我是連想想都覺心驚,萬一。。。

照看,大阪的公共交通其實不錯,大阪媽媽們這種带孩子的方法到底是怎樣促成的?

鬧市鳥聲
大阪的人口比東京少,上班時段,火車和地鐵站雖然也有人潮,但大大不及東京在上下班高峯期,那密匝匝蟻排兵般密不透風的黑衣人牆。雖在上下班人群中,火車站上還能聽到悦耳的鳥鳴,我曾循聲找鳥踪,但不獲。眼光所及,好像也沒有什麽樹木。一晚夜歸,竟還聽到相同的鳥聲在車站啁啾,這才醒覺,那鳥聲,其實只是車站播放的聲効,一聲一聲,不徐不疾,使人彷似閒坐林下。原來大阪火車站,不播音樂播鳥聲,目的自是不言而喻。城市人繃緊的神經,顯然受到了關注。

自己的垃圾自己理
久已發覺,日本街上甚少見到垃圾桶。我起初猜想,也許他們也像倫敦一樣,街上不設垃圾桶,是發生示威或暴亂時,垃圾桶可被用作藏炸彈,放火甚至作為投擲的武器。但想,街上不見垃圾桶這現象,早在恐襲之前便已存在。

原來日本人早已習慣把自己製造的垃圾,带回自己家中處理。

在大阪,大部份火車月台設有分類的回收桶和垃圾桶。乘客下車時,可以把飲料膠樽、報紙、果皮分別丢進不同的回收箱內。但街上、公園或公眾地方,大部份都已不設垃圾桶,為此,每次外出,我都得在百寶袋中,放一隻小塑膠袋,以便像日本人一樣,「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

靠左靠右
在香港,上落電梯,我們都是靠右站立,讓左邊成為通道。在東京,我發覺他們是靠左而站,虚右以待。但在大阪,却又與香港一樣,齊齊靠右而站。關於使用扶手電梯,日本國原來實行一國兩制。

在東京大阪旅遊你必須及早提醒自己不要亂了左右否則潮水般的人群很快會把你淹沒使你左衝右突十分狠狽

日本貨用日半
中學時,我們的國文的老師非常痛恨日本,反對我們光顧登陸香港的日資百貨公司。他告訴我們,有句順口溜,說是:「日本貨,用日半」。我說的是四十多年前的舊事矣。

今日,「日本製」三字,是品質優良的保証。不單遊客愛日貨,日本人自己也一味强調用國產品:吃個麵條,强調麵條是國産小麥製。買個水菓或野菜,都要自報家門,告訴顧客該産品是産自本國某縣某地的。總之,日本人覺得,只有國產貨,才是優質的保証。反觀中港兩地人,若有選擇,大概只愛「洋貨」、「來路貨」、「舶来品」。

何以兩國物産,受到的待遇如此不一樣?

(此文照片由Stephen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