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桐花


春三月,香港的花季。又是追尋花踪的季節!

木棉花正當紅。温柔的宮粉洋蹄甲,遠望像櫻花。高瘦的苦楝樹,開的花像一篷篷的紫霧。路旁的黃花金鈴木依然耀眼。但山指甲殘了,濃濃的花香淡出。而杜鵑只剩滿地落紅,我這花心人,想起了台灣的油桐花。

2014台灣客家桐花祭網頁,看他們報告全臺桐花開花狀態,南投、彰化開始吐花了,新竹、苗栗長花苞了。。。

我其實在香港見過油桐花,但都是獨木不成林。

好多年前,在中文大學,近距離仰望過桐樹,外型修長,開着白色的桐花。桐花分雌雄,由花蕊的顏色可作辨識,黃蕊為雌花,紅蕊為雄花。桐花的美,是一種天真簡單的美,安靜而純潔。但起風時,樹頂的白花便會迎風招展,像煞群聚的小白蝶在交頭接耳。詩人席慕容說: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像一條流動的江河」。又說:「風吹過來,遠山上的白花就一瓣一瓣地飄落下來。」

花開如江河,花落却成了台灣人說的「五月雪」了。文藝的台灣人,花開花落都是詩。

近讀葉靈鳳香港方物志,才知道香港五十年代其實也有桐林:

「。。。好多年以前,港英當局曾有在新界山上試種桐林的計劃,苗圃就在將近沙田的公路兩旁,這是從廣西移植來的樹苗。因此我們現在如果沿大埔道經沙田一直到粉嶺,路旁和山坡上都可以看到許多桐城樹。」

文章寫於1953年,曾於香港大公報副刋發表。那表示,60年前,大埔道一帶原來植有桐樹。只是,那桐樹桐花,現今安在?勞老伴做柴可夫」,開着像我們一樣老的老爺車,走了一趟大埔道。我們經過大埔道的金山郊野公園段,馬料水及大埔滘段,我在車中快速目測,山坡路旁,好像都沒有桐樹的影子。

經歷一個甲子,一條大埔道,大概早已不是60年前的舊風光了。

又聽網友說,九龍公園也有桐樹,那日路經尖沙咀,特別繞進公園訪樹,在公園內彎彎曲曲的找了一遍,不見芳踪。

最近又到中大嘗試重尋舊跡,竟也是敗興而回。。。


莫非,要欣賞桐花,就得千里跋涉?



桐花圖片下載自:台灣的桐花祭

http://tung.hakka.gov.tw/0000043/list-0000043?lang=1

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安老院生活


曾經非常抗拒把老人送進安老院。

我有一位獨居朋友,育有非常有成就又孝順的兒女,雖然不同住,但周末或假日一定回家看望她,要不,便會來電問候。又聘家務助理,專門照顧她。但每隔若干時日,我這朋友便嚷着要入住安老院,原因是不想麻煩子女。我一向不贊同她的想法,覺得家務助理加上不時探訪的子女,在家養老應比住老人院强。但最近也開始覺得兒女應有自己的人生,因照顧長壽又老病的雙親,對兒女不大公平,而付錢請來的外傭,又未必真懂照顧老人,反而打着護老養老招牌的安老機構,就算怎樣不濟,到底有點專業訓練,也許不失為度過老去歲月的無奈選擇。

我對老人院認識不多,但身邊朋友不乏有家中長者在安老院生活,平日道聽途說,知道了一些老人院的運作方式,其中有些,我有一點意見,覺得不吐不快。我也早已進入漸老期,難保有一日也會入住養老院,趁現在還能說會道的時候,趕緊說一說,也許有心人聽了,會記在心中也說不定。

養育過小孩子的都知道,幾個月大的嬰兒出牙仔了,那便表示可以慢慢吃一些別的雜食了,不必單單依靠奶水了。

學懂翻身了,父母親都喜不自勝,拍着手鼓勵娃娃坐起、站立。踏出第一步了,父母更高興了,耐着性子鼓勵孩子邁開短腿,走自己的路,更不忘拍照留念,把孩子的進步公告親朋戚友。

然後又得訓練幼兒如厠,慢慢戒掉尿片。小孩子的這種種進步,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父母或照顧者的耐性造就的。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學懂自理,都使父母歡喜雀躍。但有誰想到,人老了,進了安老院,這種種生活技能,却會被 好心的照顧者,逐項褫奪,終至像初生嬰兒那樣,事事都要依賴照顧者。

聽說:在家中還能自我進食的老人,一到了養老院,便變了由工作人員餵食,因自我進食,老人手脚不靈便,食物變了天一半,地一半,為免事後清潔,照顧者索性餵食,乾手淨脚。帶有假牙的老人,還會被沒收假牙,然後進食無需咀嚼的食物。我猜想,沒收假牙,大抵是怕老人誤吞,發生了事故,安老院要負責,所以防患於未然,不准用假牙。

柱着枴杖走路的長者,為免他們有跌倒的可能性,院方提供輪椅,以策安全。從此老人的一雙脚不用再自己走路了。

還有,老人上落床去洗手間,也是高危動作,上落床怕跌倒,去洗手間怕滑倒,所以有些需要扶持的老人,工作人員便鼓勵他們不要落床去廁所,改用在床上使用成人紙尿片,保障萬一。

這些看似為老人著想的方法,其實正在使他們逐漸失去自信,失去自我照顧的意志力。其實老人也像小孩,如果肯耐性鼓勵,不嫌棄他們顫抖的手脚,慢悠悠的動作,寬容地對待那偶然弄污飯桌、床單和厠所的長者,讓他們保有自我照顧的信心,那該多好呀。

我當然明白,高齡人士老化程度有不同,自我照顧能力亦各異,就是這種種差異,我們在照顧老人的同時,也應留意他們的實際狀況。而不是因人手不足,或為管理方便,而一刀切地把老人日常生活統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