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人在急流中



我們那年代對步行有一種特別的說法,就是 11號巴士」,卽靠兩條腿行路。我便是喜歡搭11號巴士的人,所以很少考慮一旦雙脚不良於行時,出門在外的具體情況。

隨年齡增長,朋友間開始談這裡痛、那裡痛,投訴最多的是腰骨和膝關節痛。而在各種痛症中,這膝關節痛最要命,因為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行動,而行動在這動感之都又是多麽重要的一環。

最近,帶着兩位膝關節出問題,行動不太方便的朋友遊覽香港,才驚覺香港其實對行動緩慢的人,在日常出入方面,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朋友遠道而來,離港數十年,這裡幾乎已是陌生地,有時需要停下來東張西望一番,但見他們稍稍慢下來,身後的人,却由於步履太匆忙,停脚不及,好幾次幾乎撞翻我的朋友。

搭地下鐵沒有坐處已是其次,最麻煩是轉車時,我的朋友們行得慢,人潮便不斷在他們身傍閃身而過。如果抽離現場,登高而望,我的朋友便好像成了擋在急流中的盤石。

幸而香港人還算有禮貌,倒並沒有人伸手推撞。

我在想,香港已逐漸進入老齡社會,行動緩慢的人漸漸增多,但趕路的人實在也應獲得趕路的權利,是以在人多擠迫的地方,是否該像行車路一樣,設立快慢線,那麽,心急人要扒頭時可以用快線,而行動較緩慢的,便可以安然以自己的速度前進,不必胆心人潮會把自己冲倒。我們當然明白文明社會是應該彼此尊重,快人慢人都有各自的權利,但設立明確的規章制度,較諸靠人的自律,似乎較能保證弱勢那方的福祉和權利呢。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各家自掃門前雪



我一向認為自己是一個頗能接受別人意見,也信服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之說。事實上亦然,當我聽見什麽好點子,好意見,我就像漫畫書裡的公仔一樣,頭頂會立刻亮起一個燈泡,那些好點子、好意見好像照亮我心,使我如獲至寳,難忍雀躍,自己接受之餘,還會忍不住把這些好點子、好意見公諸好友們。

但最近我才發現,原來有些意見,我是受不了的,例如作客我家的客人,對我家的意見,我就不見得能從善如流了。

舉個例子:譬如客人只不過閒閒的說: “呀!這房子要裝修了,我就會多心的想,我這朋友是在說我家舊了,要翻新了?又或者她教我用什麽清潔液清除廚房、浴室污漬,我會懷疑她在批評我家廚厠不夠衛生了!由於我自己對廚廁的衛生要求也蠻嚴格的,差點沒用顯微鏡日日察看。她這樣建議,我就覺得有點那個了。

我其實知道,客人提意見,很多時都是一片善意,並無意冒犯。但我仍然會覺得難於接受,是什麽原因呢?

原因也許是:家,是唯一一個地方,可以讓人隨心所欲,愛怎樣就怎樣的地方,只要家中其他成員不投訴,亦不影響隣居,便可以自作主張,為所欲為,除家人外,其他人不容置喙!包括不同住的長輩。

我們這一輩人,升級成為奶奶或岳母大人之後,愛給後輩提意見,尤其是如何持家的意見。我們自以為苦口婆心,純粹出於一片好意,但聽在年輕人耳中,却是另一種滋味。他們可能會認為你在懷疑他們的能力,或是不信任他們。

這次經驗使我想到,有一天若我的孩子們各自成家,自立門户後,我去家訪的話,除非他們要求,否則我一定會三緘其口,不提任何意見,也不作任何批評。

成人子女的家,也是他們自己的私密堡壘,是神聖不可侵犯,連父母也不該隨便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嗯,記住了:有關持家的事,還是各家自掃門前雪好了。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迷途未遠尋來路



我們老愛說,沒有人瞭解自己,覺得這世界只有自己最瞭解自己,退休多年後,我才真正的知道,其實連自己也不瞭解自己。

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這兩句詩說得真好,三十多年來,我們的真我、在層層叠叠的塵網覆蓋下,早已蒙了本性,不止阿媽唔認得」,連自己對自己都不再明白了。。。

人在成長、就業、掙扎過程中,會不斷的因應環境而改變自我,有時是為了迎合環境,有時是為了改變環境。但在這種種迎合和反擊中,首先便得改變自己。這些改變,有些是外表的,有些甚至是內心價值的變動。

成長路上,為要確認能頂一片天,便必須先在心志上和行為上表現獨立,於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只為闖出自己的路。

工作了,有時為了公司文化,有時為了潮流,人就得把髮型、服裝、鞋履、化粧,作出改變,年深月久,人幾乎忘記了不打領呔的輕鬆,穿上便鞋的舒適。有些個性比較強的,還會抓緊機會做自己。記得當年有一位節目主持人,每逢周末找他錄影節目,他會老大不高興,說是剝奪了他 烏搲的權利。

他就是要找緊機會做回自己!

當年的他,在傳媒界身份特殊,氣勢無雙,不愁工作,若換了一個初出道的,正在掙扎向上的主持人,自然不敢如此揮洒性格,爭取在周末做回不修邊幅的自己。

這些外表的改變倒還罷了,最怕便是連內心的價值觀也隨之改變了。

是以,當一個人在人生路上過五關,斬六將,一路行來,所要作出的由外到內的改變該有多大,三、四十年下來,身上心上,重重叠叠,還看得見多少真我?

幸而退休生活有的是時間,當靜下來,人在來時路上反覆躑躅,若思考得夠深刻的話,是有足夠時間慢慢抹去臉上的面具,褪下身上的戲服。總有一天,會做回當初那個自己的!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何人不記故園情



香港政府在推出$6000計劃」之前,大概沒有想過,這計劃還同時帶動了香港和隣近地區的旅遊業。

自從這「$6000計劃」推出以來,便不斷聽見身邊的朋友不時提起誰誰誰由英、美、加、澳、紐這些港人移民熱點回港探親。加上今年雙春潤月兼龍年,結婚生仔,喜事連連,海外親友一箭數鵰,紛紛回港,領取6000元之餘,更可探親、参加喜宴、重遊舊地,甚或把出行路線延展至東南亞、日韓、印度或國內。

這一陣子,漣漪效應之下,除了香港的人民入境事務處之外,各國駐港代辦想必也人頭湧湧,工作量增加了不少吧!

人對自己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和人情,總有一份耦斷絲連的細細牽掛,平日要應付生活,把一切思念生生壓下,久而久之,連自己都以為對故園已經遺忘,但想不到的是,當有一根小小的線頭,在沒有任何心理防備之下,只那麽輕輕一扯,所有對故園的舊情竟如潮湧至,以至不能自拔,於是藉口這「$6000計劃」,趁機回港,回應心底的渴求。

港元6000,若由歐、美或南半球回港,一般大概連來回兩地的機票費都不夠,但就是因為這6000元,使海外港移民,有了一個回港的強大理由,6000元雖少,但最底限度可以津貼旅費,又能重遊夢中的舊地,所以都像雁兒一樣,排着隊飛回來了。

雖然游子思鄉,但故鄉看來並不念舊,香港是一個日新月新的都市,對舊人舊景舊物,好像少了一份憐惜,在香港,發展兩字,真是無堅不摧。近日頻頻與離港多年的友人們重遊舊居舊地,最常聽見友人呢喃的便是:“不認得了,不認得了 的惆悵。

聽着他們的聲音,我總是不敢回頭看他們的眼睛。

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成年子女



近年,有關親子的話題,舖天蓋地,由電子傳媒、文字媒體,以至網上討論區,都會觸及,讓不懂教仔的父母學習如何與子女溝通。但這裏的所謂子女,只限於由零歲至中學時期,一過了這個年齡層,父母子女之間,好像已經不再存在任何溝通問題,亦無需再作任何關注似的。

但現實却恰恰相反,我們這一代嬰兒潮父母,要面對的難題就是不知該如何與我們那些踏入成年的子女溝通。

雖說在年齡上,子女已經是成年人,理應溝通無阻。但成年不代表成熟,尤其是剛踏入成年的,人生路剛剛開始萌芽,那些新成年,心中有很多的不確定和不安全感,所以在與他們溝通的時候,特別容易觸著他們的 敏感地帶。這些敏感地帶包括他們的工作、愛情和收入,一個不小心,便會引起父母子女之間的誤會,甚或冷戰。

成年子女,一般認為父母已落後,且已與社會脫節,無論跟他們說什麽,父母都未必瞭解。所以大多不再與父母深入談論他們的工作、交友,更不會像小時候那樣,放學回家,便把所見所聞向父毋傾訴。

由於不再與聞成年子女在外的生活,漸漸的,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話題日漸乾涸。在沒有新話題的情況下,父母為與子女保持最起碼的溝通,便只能用關懷的行為或用自己身邊的事與成年子女打開話匣子。但原來連這些閒話家常也往往成為兩代溝通的地雷陣。

例如媽媽打電話給獨居的女兒,問她周末可有節目,如果沒有,就回家飲湯,她想表達的是關懷,誰知女兒剛與男友分手,心中不爽,於是這一通電話,便被解讀為母親在剌探她的感情生活了。又或者兩母子閒話家常,老媽子隨口說街市的肉菜最近漲價了,兒子若多心,便會懷疑媽子不知是否在投訴他給的家用太少。若果子女經濟還未獨立的話,則情況更糟,子女可能會覺得父母在暗示他們增加了家中負担。

若成年子女在外面住,因為見面時間較少,偶然回家吃飯或相約在外飲茶,磨擦可能還少點。但現今環境,剛工作的子女,未必可以在外負担租屋自住,所以很多還是與父母同住,同住的好處是雙方都有個照應,又可減省支出。但相見好、同住難這一現象原來不單發生在朋友之間,也存在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由於生活習慣與期望的不同,也會引起很多的不快。最常聽見的投訴是子女上床與起床的時間。都這麽大了,還是晚上不願上床,早上不肯起床!」相反的,我們那一代却是聽着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起三朝當一天」這些話長大的。於是對不願起床的大孩子便看不過眼了。其次便是投訴子女像大爺: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不分担家中雜務。這壞習慣,大概不自子女成年才開始。香港輸入外傭已三十多年了,我們的成年子女,不正是生長在一切有人代勞的環境嗎。。。。。

溝通從來困難,但我們大概沒有想過,原來家人父子之間,也有這許多說不出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