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醒目仔


我們這一代人成長時,常聽到一些莫名其名的說法,這些說法與我們平日接收到的價值觀不同。學校或父母常教導我們,做人要忠誠、正直,但却有人嘲諷地說:做人忠忠直直,終須乞食。大概是有人真的過於忠直,或自以為忠直,結果人生不太如意。

又例如長輩的訓導是勤有功,戲無益」,教導我們做事勤勤力力,但却有人會潑冷水:新界隻牛就夠勤力啦!」言下之意,就是勤力有什麽用,還不是一世做牛做馬。我印像最深刻的一次是一位年輕同事,用新界牛批評她的父親只懂死做,結果家徒四壁,什麼都沒有留下,害她一家辛苦渡日。她那對「勤力」二字的負面腔調,使我震動良久,無法釋懷。

又有人愛說:「執輸行頭,慘過敗家。」那是說,寧可有個揮霍的「敗家仔」,都不想要個事事一板一眼的「執輸」孩子。以上種種說話,都在告訴我們:一個忠忠直直,只懂埋頭苦幹的人只不過是個傻瓜;人們欣賞的是靈活變通的「醒目仔」。

於是我們那一代的「醒目仔」就從這種社會氛圍中慢慢成形。

「醒目仔」的特點是什麽?

「醒目仔」有若干聰明才智,不是不勤力的,但勤力之餘還懂得適當時候走位。未必會作奸犯科,但懂得利用灰色地帶,該取巧時就取巧,絕不執輸。。。

年月過去,「醒目仔」艱苦經營,天時地利人和下,漸漸闢出了一片天:在自已的專業內建立了名堂,又積聚了若干財富,社會上也漸有名望。忽一日,因緣際會,被特區政府看上,委以重任,成為了司長、局長、甚至特首。

位置不同,身份改變,「醒目仔」還是「醒目仔」,但群眾的要求却全然不同了,伴隨着「醒目仔」成長的價值觀和醒目秘笈,一夜之間不再合時宜。群眾要求高官的行為操守必須「比白更白」,說話做事要忠忠直直,有碗話碗,有碟話碟,那些「逢人只說三分話」的習慣,被批缺乏誠意,尤恨「擠牙膏」式的資訊發放。高官特首面對質詢,說話要坦白,自己的身家財產當然要說清楚,連妻兒的私房錢和妻子外家的財政狀況都要說得一清二楚,搞不好,不知道會不會株連九族。。。

社會塑造你我他,高官特首也是這個社會塑造出來的,在指罵的同時,我們是否也要反省製造這批土生土長高官的氛圍是怎樣形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