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男孩子是怎樣煉成的


年輕的女性朋友常常問:有男子氣概的男人都躲到那裏去了?為什麽男子都好像小孩子,永遠不肯長大似的?言下之意,好女子比好男子多囉?

作為女子,先來看看女子是怎樣煉成的。

先從我們這一代說起:
我們這群嬰兒潮女子的上一代,很多都是從艱苦的戰亂時期走過來的,受的教育一般不算多,那時代,女性不作興拋頭露面出外工作,所以,一家之中,大多是男人在外面世界打拼,媽媽留家照顧兒女。我們這一代女子,都是拉着媽媽的長衫或圍裙長大的。我們跟着她們出入市場和廚房,有需要時,還幫着做些輕鬆的家務。偶然還可以参加大人們的聚會,看她們聚在自家或他人的廳堂,一邊打毛衣或打麻將,一邊東家長西家短的。內容不外是那家的兒子有出息,那家的女兒沒教養,那一對夫妻持家有道,那一對又怎樣貼錯門神。。。到上學的時候,學校裡多的是女老師,她們的學問、談吐,工作態度,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我們的榜樣。雖然我們那時還懵懵懂懂的,可長年耳濡目染,女孩子們對成人世界,其實早已有了一個模糊的印象。

但可憐的男孩子却是另一個境況。他們稍長,若仍然像女孩子一樣,整天跟着媽媽,是會被譏裙脚仔」的。但家中的男人,為養妻活兒,一般都早出晚歸,以致留家時間少之又少,休息都來不及,那來時間教導兒子。家中若有叔叔伯伯,其境況也相似,不是自顧不暇,便是「各家自掃門前雪」。到男孩子入學了,學校女教師的數量好像總比男老師多,尤其是讀文科的。雖說學問不受性別影響,但女老師始終難以傳授男子氣概。在這種氛圍長大的男孩子,除了知道男人要賺錢養家之外,幾乎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什麽,或是應該做什麽。一些作為男子應有的質素,都只能在朋輩、電影電視及日常生活接觸中,東拼西湊地成形。

歲月飛逝,流年暗換,終於輪到嬰兒潮世代主持大局。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我們那一代剛碰上經濟起飛期,職場上人力求過於供。當時的主流價值以金錢、權位、物質為主。嬰兒潮男子在職場的能動性,自不比他們的父輩遜色。但照顧孩子屬於「小兒科」部門,大男人都不懂或不屑做。那年代,連女子也圍裙一拋,忙着賺錢去了,於是照顧孩子的責任,都外判了予外傭。。。而外傭又是女的。

嬰兒潮世代,雖然沒有時間陪伴他們的子女長大,但時間換來金錢,他們對下一代,大多有求必應。在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嬰兒潮後代男,他們能到那裏去學習做一個心胸開闊,進退有據,有肩膊、有腰骨的男子漢、大丈夫?
這就是為什麼年輕女子覺得「好男人」珍罕的原因。

幸而曙光漸現,很多新世代男子,痛定思痛,開始醒覺當一個好爸爸的重要性,他們身體力行,盡量抽時間在孩子身邊,陪伴他們,嚐試摸索着助孩子成長。。。

看來,新好男人,像雨後陽光下的樹木一樣,將清新地閃亮登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